大型血小板比率偏高是怎么回事(不是所有的血小板患者都会出血)
经常有患者反映,说检查出来血小板减少,但是却没有明显的症状,不像大家说的血小板低就会出血。实际上,这样的想法,正是反映了很多人对于血小板减少症的一个认识误区。大家普遍认为,只要血小板低于正常值,就会有出血的表现,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诊断血小板减少的关键,就是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值低于正常值,也就是低于100×10^9/L。尽管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出血性疾病,但并不是所有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都会出血,只有当板值低到某个程度时,患者才会有出血的表现。
临床上,根据患者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可以将血小板减少症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轻度血小板减少、中度血小板减少和重度血小板减少,病情严重程度依次增加。
轻度血小板减少:
这个阶段的患者,血小板值在(50-100)×10^9/L范围内,此类患者的出血风险与常人无明显差异,一般无出血倾向,不会自发性出血,可以不予治疗,甚至可酌情进行小手术,但是像心脏、颅脑等大型手术仍应将血小板升至80×10^9/L以上为宜;
中度血小板减少:
这个阶段的患者,血小板值在(20-50)×10^9/L范围内,临床上可见到这类患者已有皮肤粘膜有出血点、轻微创伤后出血不止等轻微出血表现,偶可见牙龈鼻腔出血,女性月经过多,面色苍白等症状,但是未见明显的活动性出血情况,不宜进行手术;
重度血小板减少:
这个阶段的患者,血小板值在20×10^9/L以下,特别是血小板数目在10×10^9/L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大多数会出现较明显的自发性出血,最常见的有皮肤及粘膜出血症状,75%以上身体各部位出血、尿血、呕血,发生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危及患者生命的风险大大增加。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life/320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