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句子理解(小学生作文写成流水账)
小学生写作文当属学习中最难之事,而教小学生写作文也令老师和家长发愁,孩子们要么无话可写,要么就胡乱写一篇“流水账”应付了事,实在令人头疼。
其实,小学生作文写成“流水账”,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学生在组织作文素材时,不会取舍,不懂如何组篇。
明末清初著名的戏曲家、小说家,将写作比作“缝衣”,他说:“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一节偶疏,全篇之破绽出矣。”
李渔的这一比喻可谓道尽文章创作的根本——写文章先要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对写作材料进行取舍剪裁,而要想文章写得浑然天成,靠得是将这些选择好的素材通过各部分的衔接,将文章素材“缝合”在一起,使其成为一篇思想情感能打动读者心灵的佳作,达到写作的艺术效果。
如果学生在写作时,能有意识地将想到的写作材料加以取舍剪裁,再衔接好各部分素材之间的起承转合,那么,这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像精心剪裁缝合的漂亮衣服一样,而完美避开像“裹脚布”一样的“流水账式”写法。
那么,小学生写作文要如何做到选材取舍有度呢?
一、作文开头的切入点一定要快,要准确切入主题。
作文开头的技巧有很多,比如“设置悬念法”“引用法”“抒情法”“排比法”“对比法”“欲扬先抑法”“情景铺设法”等,然而如此多的方法只针对对用词造句的讲究,但是词句所要表达的目的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快速而准确的定下文章情感基调并切入主题。
选入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许多名家名篇的开头都简洁明快,迅速定下全文的情感基调并切入正题:
如叶圣陶的《荷花》开头是这样的写的:“清晨,我到公园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文章一开笔,短短几句话就将笔锋引到了荷花那里,而且定下了惊喜的情感基调。
老舍的《母鸡》开关第一句话就写:“我一向讨厌母鸡。”他的《猫》第一句话同样直切主题:“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只一句话就把读者的兴趣撩起,而全篇要写的内容也围绕这一句铺陈开来,一发而不可收。这就是开头切入的妙处。
除此之外入选语文教材的诸多名篇,如冯骥才的《珍珠鸟》,季羡林的《怀念母亲》,林海音的《窃读记》等,都是在开头第一段就迅速切入正题,并晕染出作者所要传达的情感基调。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好的开头也是一篇好作文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就像裁剪衣服一样,要做个什么样的衣服早已成竹在胸,只有开头内容截取好了,下笔才有千言万语,且紧扣主题。
二、选材要选最能表达主题的素材。
作文选材更要懂得取舍,要写的人事物就像一块完整的布料,要做成怎样的一件衣服,要去掉哪些,留下哪些,哪些内容突出出来,哪些内容一笔带过,都要想清楚。
如老舍的《母鸡》,作者前部分写“我一向讨厌母鸡”。并从母鸡的习性入手选取了母鸡的几个特点,略写它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
后半部分则详写了母鸡有了小鸡雏后的表现,通过母鸡保护和教育小鸡的种种事例和表现,一个“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伟大母亲形象跃然而出,令人肃然起敬,怪不得老舍最后结尾写道“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从“讨厌”到“崇敬”,作者完成了赞颂母亲的情感升华。
我们从名家名篇不难看出,一篇好的文章所写内容没有一丝废话,全文都集中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而小学生写作文,往往内容芜杂,该写的不该写的全部罗列上去,成了一篇“流水账”,因此作文写作之前一定要严格选材。
写人、写景也好,写事,状物也好,一定要选最具特色,最能集中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内容来写,写出来的作文才不会有废话连篇的感觉。
三、作文素材的衔接要紧密,有条理。
正如李渔所言,“剪碎易,凑成难。”——如何将零碎的作文素材衔接成篇,靠得是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与呼应。
小学生写作文之所以不敢对材料进行大胆的取舍,往往原因也只有一个,那就是不懂如何再将这些留下来的材料“缝合”在一起,且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那么,作文段与段之间如何衔接呢?
首先,要确写写作顺序,将所截取素材按顺序排好。
1、写作文的顺序可以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展的顺序来组织材料。
很多写人记事的文章都采用这种顺序来写,比如课文《雷雨》以下雨前——下雨时——下雨后的顺序来截取最富特点的情景来写。再如《高大的皂荚树》,先总写权的样子,然后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来将每个季节皂荚树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组织起来。
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即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如《草船借箭》。
2、可以按地点的变换定序。
写景的文章一般都按地点变换定序,地点的变换就像是一条线将文章要写的每个景点的内容穿插起来。
例如,我们写爬山的游记,可以以“山脚下——半山腰——山顶上”的顺序来组织素材,在不同地点截取最有特色的景物来写,突出不同地点重要景点景物的变化。
3、可以按人物心情起落来写。
很多记叙文以人物情感的变换为主线,比如林清玄的《桃花心木》就是以“生疑——设疑——解疑——悟理”的情感变化来展开记叙。
小学生写作文时也可以用这种组材顺序来组织材料,如写自我成长类文章,可以从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的沮丧心理,到受到母亲鼓励重燃信心,再到通过努力体会到学习的艰辛彷徨的心理,最终找到信心,悟到学习生活的道理的顺序来组织材料。
总之,要想不把文章写成平铺直叙的“流水账”,就要大胆剪裁取舍,再将所选作文材料按一定的顺序,通过衔接式、过渡式言语缝合在一起,才能成为一篇结构严谨,构思巧妙的文章。没有取舍剪裁,更不想如何将这些碎片式的材料巧妙地“缝合”在一起,那么作文将永远停留在写“流水账”的层次上。小学生只有弄懂这个道理才算入了文章创作的大门。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zhishi/2147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