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是什么级别(十大元帅1937年谁的级别最高)
1937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被国民政府授予了八路军最高军衔?
1937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率部取得抗战之后的首次大胜?
1937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在改编部队时险些被自己人错杀?
1937年,十大元帅中哪一位是唯一没被国民政府授予军衔的?
系列的文章《1927年—1977年,十大元帅地位变迁考证》的第十一篇,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1937年,十大元帅会有哪些传奇的经历。
部分开国将帅合照
背景:1937年,对于红军来说最重要的事件就是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并同意设立总指挥部。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宣布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和西北红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前敌总指挥部改为第八路军总指挥部。10月,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十大元帅,也随之成为了八路军和新四军的高级指挥官,并且被国民政府授予了军衔。因为有了军衔,所以之后的排序会更加科学,更有说服力。
今天的文章,就给大家带来系列文章《十大元帅地位变迁考证》的第十一篇,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在1937年,十大员元帅在八路军(新四军)中谁的级别最高,他们又有哪些不同的经历。
大授衔
十大元帅之朱德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总指挥,上将军衔
朱德元帅1937年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指挥(不久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被授予上将军衔。9月,朱德元帅率部赴山西抗日前线,和彭德怀元帅部署平型关战役,之后又配合国民党军队参加了忻口会战,并指挥八路军各师实行战略展开,挺进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曾先后兼任第二战区东路军总指挥和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指挥所辖部分国民党军队与八路军共同作战,维护了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局面。
朱德与康克清
抗战时期的朱德
十大元帅之彭德怀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副总指挥,中将军衔
彭德怀元帅1937年被任命为八路军副总指挥,被授予中将军衔。9月,彭德怀元帅就与周恩来、林彪、徐向前抵达太原,和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会商八路军参战的问题。不久之后,八路军改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彭德怀元帅改任副总司令。9月23日,彭德怀元帅与朱德总司令率八路军总部抵山西五台县之南茹村,开始部署115师在平型关袭击日军板垣师团,随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的胜利。10月,彭德怀元帅协助朱德指挥八路军配合友军进行忻口战役。同月,彭德怀元帅又和朱德、任弼时等人一起部署八路军120师在晋西北,绥东及五台以北,115师在灵丘、涞源及五台以东以南,129师在正太路以南太行山脉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不难看出,在抗日战争时期,彭德怀元帅就是八路军的二号人物。
彭德怀(右三)
彭德怀(右一)
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十大元帅之林彪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15师师长,中将军衔
林彪1937年离开了红军大学,重返指挥一线,担任八路军三大主力师115师的师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是三大主力师中最年轻的师长。林彪作为红军数一数二的猛将,而林彪也不负众望,打出了抗战之后我国的第一场胜仗。1937年9月25日,林彪与聂荣臻指挥所部设伏平型关,一举歼灭日军精锐第5师团21旅团一部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各种枪1000余支(挺)、军马50余匹及其他大批军用物资,取得华北战场上中国军队主动出击作战的首次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同时这一仗也让林彪成为了名噪一时的抗日名将。10月17日,林彪以《平型关战斗的经验》为题在《解放》周刊发表文章,总结出12条与日军作战的经验,为我军对战日军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平型关战斗后,11月,林彪率领第343旅由五台地区南下,再歼日军近千人,缴获骡马700余匹以及大批军需物资。林彪在1937年取得的两场大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士气。
林彪(左二)
林彪
平型关大捷示意图
十大元帅之刘伯承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29师师长,中将军衔
刘伯承元帅1937年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师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9月,刘伯承元帅在陕西三原县石桥镇主持八路军第129师改编誓师大会,随后,刘伯承元帅就率领129师先遣队第三八五旅第七六九团由富平县庄里镇出发,开赴山西抗日。10月19日,刘伯承元帅部署第769团夜袭代县阳明堡机场,焚毁日军飞机20余架,歼日军100余人,减弱了日军的空中支援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的忻口防御战。同月,刘伯承元帅向策应娘子关方向国民党军作战的第386旅旅长陈赓发出指示,要以小部队应付日军大部队,而以主力打它的小部队;应大力破袭日军的铁路交通线;必须加强对日军的政治攻势。随后,刘伯承元帅又命令第三八六旅第七七二团在娘子关以南七亘村设伏,歼日军300余人,缴获骡马300余匹和大批军用物资。在这一年剩下的一段时间里,刘伯承元帅又部署了多次伏击战,指挥部队歼灭数千日军!刘伯承元帅不仅在作战上取得不俗的成绩,还总结了大量的作战经验,他结合第一二九师出征山西以来的作战经验,阐述了伏击、袭击以及破袭敌交通线等游击战术的运用,为八路军抗击日军提供了大量的战术支持!
刘伯承(中)
刘伯承(中)
日军拍摄的阳明堡机场
十大元帅之贺龙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20师师长,中将军衔
贺龙元帅在1937年被任命为八路军120师师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9月底,贺龙元帅率领120师由富平庄里镇出发,东渡黄河,到达晋西北管涔山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10月,贺龙元帅指挥120师配合正面战场的忻口战役,在日军侧后打击敌人,先后袭击南北大常、永兴村、雁门关、王董堡,歼敌400余,切断日军的交通补给线。11月中旬,太原失陷后,贺龙元帅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指挥全师在北起大同口泉、南到汾阳的同蒲铁路以西地区全面开展游击战争,贺龙率领部队转入晋西北管涔山区,粉碎日军对晋西北的进攻,接连收复岢岚、五寨等七座县城,开辟了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独立自主地发动群众,扩大自己,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萧克与贺龙
贺龙(右一)
贺龙与美国记者
十大元帅之陈毅元帅:1937年担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副主席,暂时无军衔(次年授予上将)
陈毅元帅1937年参与组建新四军,担任新四军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新四军分会副主席,然而新四军改编过程和八路军改编过程比起来要坎坷得多,陈毅元帅作为唯一出自新四军的元帅,在整编游击队的时候,险些被错杀。9月,陈毅元帅与项英到南昌同国民党江西省政府谈判;并通过南京八路军办事处博古、叶剑英转电毛泽东、张闻天,三年来首次得以向中央汇报情况。同月,陈毅元帅和项英在南昌发表《告南方游击队公开信》,要求各游击队立即集中,听候改编,为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解放而战斗。10月,陈毅元帅在中共中央指示下,同国民党签署协定,实现了停战;并派人到各游击区去传达中共中央指示。11月,陈毅元帅亲自前往湘赣边区传达中共中央指示,然而当时游击队因为和中共中央长期失去联系,陈毅元帅险些被错杀。随后,陈毅元帅又前往皖浙赣边区,使这些游击队及时下山改编。有人说陈毅元帅在新四军的级别不高,其实并非如此,叶挺和项英担任新四军的主要领导原因非常复杂,这并不代表陈毅元帅在新四军中的地位不高,要不然也不会在皖南事变,重建新四军军部时,被任命为新四军的代军长。和其他几位元帅比起来,陈毅元帅这几年的经历是最危险的,用九死一生来形容也不为过。
陈毅(前)
陈毅
新四军臂章
十大元帅之罗荣桓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
罗荣桓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15师政治部主任,但是并没有被国民政府授予军衔,原来,当时在改编的时候,有一条规定就是八路军不得设置政委等政治工作干部,之后由于这一规定使我军内部出现了一系列问题,才重新设立,所以罗荣桓元帅的职务其实并不在国民政府的计划内,自然也就没有被授予国民政府的军衔。9月,罗荣桓元帅就率领115师政治部、骑兵营、教导大队等单位,在阜平、曲阳、灵寿一带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建立起敌后最早的县级抗日民主政权。罗荣桓元帅的履历看似没有其他元帅精彩,但是却打开了八路军敌后抗战的新局面,为八路军开辟敌后根据地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罗荣桓(左二)
八路军士兵军装示意图
八路军士兵
十大元帅徐向前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少将军衔
徐向前元帅1937年被任命为八路军129师副师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9月,徐向前元帅随周恩来到太原等地,与阎锡山谈判八路军开赴山西抗日前线问题。11月,徐向前元帅参与指挥广阳、沾尚店、户封地区对日军的伏击战。12月底,徐向前元帅参与指挥粉碎日军“六路围攻”的作战,当时日军华北方面军第1集团军第20师步骑兵5000余人,在师长川岸文三郎指挥下,分兵六路,从山西省太谷、榆次、寿阳、阳泉、平定、昔阳等地出发,以马蹄形的阵势,向集结在寿阳县东南地区准备破袭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的八路军第129师部队进行“分进合击”。徐向前元帅与刘伯承元帅一起,指挥部队灵活出击,最后以伤亡110余人的代价,歼日军700余人,挫败了日军的围攻,为开创晋冀豫边抗日根据地创造了条件。
徐向前(左二)
八路军
八路军
十大元帅聂荣臻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115师副师长,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少将军衔
聂荣臻元帅1937年被任命为八路军115师副师长,并被授予少将军衔。9月,聂荣臻元帅与林彪指挥平型关战斗。10月,徐向前元帅率领第115师独立团、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各地工作团等约3000人,留在敌后开创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并被任命为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11月24日,聂荣臻元帅指挥部队粉碎2万敌人的“八路围攻”。在“八路围攻”中,日军以2万余人的兵力,分兵八路围攻晋察冀边区。聂荣臻元帅指挥晋察冀军区及地方武装袭扰、疲惫和消耗日伪军,取得了多次战斗的胜利,共毙伤日伪军1 000余人。到12月21日,日军除占领几座县城外,陆续撤退。边区军民反围攻的胜利,对巩固和发展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
聂荣臻(右二)
聂荣臻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的合照
八路军在作战中
十大元帅之叶剑英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参谋长,中将军衔
叶剑英元帅1937年担任八路军参谋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 8月中旬,叶剑英元帅协助周恩来同国民党当局就红军改编后的名称、人数、编制、正副总指挥人选。此外,还同国民党中央及地方实力派商谈在南京、兰州、武汉、衡阳等地设立中共代表团和红军代表处,以及江南8省的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同月,叶剑英元帅与周恩来到“首都反省院”看望被关押的中共党员,并保释部分同志出狱。11月下旬,由于日军逐渐对南京形成包围之势,叶剑英元帅率领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人员撤离南京,抵达武汉。叶剑英元帅看似远离抗日战争的前线,但是他却在后方和国民政府“智斗”,并且开展抗日统一战线运动,有力地支援了前线作战的八路军指战员!
叶剑英(中)
叶剑英(左三)
叶剑英(右一)
纵观1937年的十大元帅,全部都投身到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战争中,国民政府授予他们什么军衔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全都在为抗日战争奉献自己的力量。而如果没有十大元帅,那么恐怕抗日战争就不会在八年的时间里结束。当然,因为岗位的不同,所以在1937年,十大元帅在八路军(红军)的级别和重要程度排名又发生了变化。
1936年:朱德(红军总司令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彭德怀(红军抗日先锋军司令员、前敌总指挥部总指挥)>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贺龙(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元帅(红军西路军总指挥)>聂荣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叶剑英(红军抗日先锋军中路指挥)>陈毅(年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中区分会委员)>林彪(红军大学校长兼政委)>罗荣桓(红军大学第一科政治委员)
1937年:朱德(八路军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指挥)>叶剑英(八路军总参谋长)>刘伯承(129师师长)=贺龙(120师师长)=林彪(115师师长)>徐向前元帅(129师副师长)=聂荣臻(115师副师长)>陈毅(军委新四军分会副主席)>罗荣桓(115师政治部主任)
在之后的1938年,抗战进入新的阶段,敌后战争蓬勃发展,此时,十大元帅的级别地位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明天的文章会给大家带来解答。
那么,你认为,在1937年,十大元帅谁对革命的奉献最大呢?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read/174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