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时候想尿又尿不出来怎么回事(中老年人得了前列腺增生应该怎么办)
67岁的朱大爷,自从退休后就迷上了广场舞,固定生活就是遛狗、跳舞,在外人眼里,朱大爷身材高大,每天都精神抖擞、神采奕奕,是众多舞伴的心仪对象。
而半年前,朱大爷却因为排尿困难入院了。
原来从退休后朱大爷就开始频繁起夜,开始就觉得可能是白天在家没事干喝水比较多,渐渐地就开始出现排尿无力、踌躇、尿线分叉还细,总有尿不尽的感觉。
朱大爷也曾想着询问一些同龄的朋友看有没有相似症状,但思索再三还是羞于开口,自己觉得“大概是年龄大了,都这样”。
一直到半年前朱大爷的症状开始加重,白天排尿十余次,晚上也要五六次,而且出现了血尿,这让他十分担心,遂硬着头皮去医院挂了泌尿外科号。
在诊疗的过程中,朱大爷自述上述症状,同时没有三高病史,无吸烟史、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史等,在进行了一些类的专科检查和辅助检查后,前列腺MRI示前列腺体积增大,约为4.1cm ×2.8cm ×3.1cm,向膀胱内突入上面分布了多发类的异常信号,而且通过扫描可见左侧的腹股沟区域有明显的异常信号。
综合尿动力等检查项目,朱大爷被诊断为良性的前列腺增生,同时由于他的膀胱收缩力尚可,又没有手术禁忌症,故而医生为朱大爷安排了入院手术。
术后,朱大爷的病情平稳在拔除尿管后排尿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不禁感叹,早知如此简单,何必受七年病痛之苦。
近年来,前列腺增生作为男性的常见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逐年攀升,国外公开数据显示男人过了60岁后患病的几率超过百分之五十。
但很多中老年常出现尿频尿急的症状后,因为种种原因往往像朱大爷一样羞于开口,备受前列腺增生的折磨。基于此,本期我们从前列腺增生致病机理与主要症状、为什么中老年易患病、前列腺增生的危害、如何治疗与预防等方面进行全面剖析。
一、什么是前列腺增生
前列腺是在男性生殖器附属腺中最大的实质性器官,它位于男性盆腔内,外形犹如栗子。它上面连接着膀胱,下面连接着泌尿生殖器,前面是耻骨后面是直肠,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在孩童时期,前列腺的体积很小,随着青春期的到来,男性体内的雄性激素快速增加,此时前列腺也会在激素的作用下快速增大,以此来维持基本生理功能。
当男性进入中老年后,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开始下降,前列腺体内的组织也就随之开始退化,但一些结缔组织还是会持续增长,造成前列腺的增生肥大。
而前列腺一旦体积过大就会挤压尿道,使得排尿困难,当体积发展到一定程度还可能阻断尿路,这样就发生了如案例中朱大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对于前列腺增生的发病机制,除了与男性雄性激素作用有关的研究外,还有与前列腺间质与腺上皮细胞的相互作用、炎症细胞及遗传因素等相关研究,同时也有科研人员发现肥胖、吸烟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与之有相关性。
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表现主要就是排尿异常,在早期由于泌尿系统有代偿功能,前列腺增生对尿路的影响并不是很大,患者的临床症状不会很明显,随着时间的累积,下尿路梗阻加重就会出现排尿异常现象,而在临床上又会将排尿异常根据异常出现在排尿的前中后段划分为三类症状去阐述病情。
排尿前期的症状包括尿频、夜尿多、尿急、尿失禁,虽然夜尿的次数变多,但尿量却在减少,此时逼尿肌出现不稳定状况,膀胱的有效容量减少,但当尿液增多时膀胱就会出现肿大,盆底肌松弛尿液就有可能自动溢出,出现夜间遗尿或是尿失禁的窘迫情况。
而在排尿中期,患者则会出现踌躇、排尿间断或是排尿困难、尿液分叉的现象,因为随着前列腺的体积增大对尿道的梗阻加重,就会出现开始尿的时候延缓且射程近而无力,如此时通过腹腔用力则会出现排尿后间断淋漓不尽的状况。
不同患者的表现存在差异,有些症状明显,有些虽然已经增生却不明显,但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恶化,而对于一些症状不明显的患者一旦出现尿潴留后果不堪想象。
二、为何此病偏爱中老年人群?
作为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前列腺增生多发生于50岁以上中老年男性。研究数据表明,其发病率和年龄成正比,八十岁以上的老年群体发病率可达到百分之八十三。那为什么前列腺增生如此偏爱中老年人群呢?
之所以中老年群体更加容易患病,主要原因在于年龄,上文有提到前列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变化的。中老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内代谢水平变慢,睾丸功能衰退及性激素代谢紊乱,细胞加剧老化自然出现增生的几率更高。
而且中老年人群随着年龄的增长机体整体水平在持续下降,免疫力不高情况下容易诱发前列腺邻近器官的病变发炎,从而引发增生的出现。
同时有抽烟酗酒、心脑血管疾病史的患者也是前列腺增生的高发人群,中老年一般都是符合这两种病史的人,相关研究证实这些病史会增加男性前列腺增生增生的几率。此外,随着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中老年人饮食习惯长期都不是很健康,高油高脂高盐高糖都对前列腺造成伤害,还有日常生活中的久坐、生活不规律等因素会导致前列腺不良循环,造成增生的出现。
最后,已经有前列腺发炎症状的中老年,在得不到关注的情况下自然会发展成为增生。
三、前列腺增生有哪些危害?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的患者对于前列腺增生基本都和朱大爷一样采取忽视或不治疗,随着病程的增长,最终导致整个晚年生活质量急剧下降,同时还会造成很多意想不到的危害。
在一项名为“前列腺增生的并发症及其治疗”的文献中,科研人员发现,在对143例患者的多年追踪观察中,最终发现在这些患者中最终发生了包括急性尿潴留、膀胱结石、尿血、尿路感染、尿失禁等164类并发症,且其中并发症出现在患病后三到十年内的比例最高。由此可见,前列腺增生并发症随着病程的延长发生率会更高,那么这些并发症又是怎么形成,有什么危害呢?
在众多并发症中比较常见的首先就是急性尿潴留,通俗来讲就是尿液滞留在膀胱中想尿而尿不出来。这种情况多是由于饮酒、便秘等因素造成腺体突发的充血水肿而引发,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下腹巨疼,肿胀。
而尿潴留继发又会造成尿路感染,造成泌尿系统炎症,患者会出现发烧、腰疼等相应情况。被感染的尿液进入膀胱后,在叠加尿潴留,细菌代谢产物和无机盐在膀胱中逐渐结晶沉淀,最终就会形成了结石,患者表现出尿频、尿急、尿血的情况。
其次,当出现前列腺增生尿液受阻的时候,由于膀胱内压力增高有可能就会造成尿液反流入肾,造成肾部积水从而损害肾脏的正常功能,此时患者表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严重者造成慢性肾功能不全甚至发展成尿毒症。
最后,患者如果长期出现排尿困难,依靠腹压进行排尿,则容易诱发疝气、痔疮、脱肛等情况。
四、发生前列腺增生怎么办?
如上文所知,前列腺增生在中老年群体中的病发率很高而且危害极大,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泌尿系统属于比较隐私的部位,患者又存在很多错误认知,往往有了症状羞于开口,使得病情加重。
其实现在随着医疗手段的提升,像前列腺增生这种老年病完全可以治愈,特别是在初期发现症状后,就应该及时的到正规的医院进行检查,遵从医嘱。
在临床治疗中,主要分为观察期、药物治疗期和手术治疗期三种。
其中对一些症状比较轻的患者,医生一般都是建议回家观察,通过一段时间改变生活方式,然后定期复查。
如果出现了明显的排尿异常就需要进行药物干预,对于西医来讲前列腺增生的形成与睾酮、性激素分泌不平衡等有关,所以多采用5α-还原酶抑制剂和α1-受体阻滞剂来进行治疗,常用药包括特拉唑嗪、度他雄胺等。
其中5α-还原酶抑制剂主要是抑制睾酮的转变,从而抑制前列腺的增长;而α1-受体阻滞剂比较适合中重度患者,它可以使得前列腺变得松弛从而降低尿道的梗阻。在实际用药中,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性,可会有联合用药的情况,效果明显。
在服药中还有个患者知识盲点,就是当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病情有所好转后,切忌盲目停药或是随意改变剂量,这种容易造成病情反复甚至恶化。
如果普通药物治疗已经无明显症状改变,且出现了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尿潴留等症时,就要考虑进行手术治疗了。患者也不必听到手术就觉得恐慌,其实现在医疗水平的提升,我国在对前列腺增生进行的微创手术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大约一到两个小时就可进行完成,在术后几周拔除尿管就可以正常排尿了。
除了积极配合治疗,生活干预也十分有必要。比如在饮食上,要多吃如核桃、香菇之类含铁元素较高的食物,戒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充血现象;多喝水多排尿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泌尿系统感染;
中老年人群要多锻炼,参加集体活动,不要久坐,增加抵抗力,同时可以多做一些提肛的运动有利于增强盆底肌肉,也可多按摩小腹部,帮助膀胱排尿;最关键的是保持好心态,积极乐观的生活。
所以不止是中老年人,还有其家人平时一定要多关注老年群体的身体状况,定期进行相关体检,掌握正确的生活方式,一旦发现身体不适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参考文献:
[1]于普林等. "中国六城市老年人前列腺增生的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1.4(2000):4.
[2]宋健.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 中华全科医师杂志 9.2(2001):265-268.
[3]罗学宏. "前列腺增生并发症的危害不容忽视." 老年人 5(2013):54-55.
[4]赵玉千. "老年男性如何防治前列腺增生并发症." 老年健康 7(2012):2.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life/172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