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绑线全套方法视频(去新钓位钓鱼)
钓鱼选择钓位,有时候我们会选择经常有人钓的老钓位。老钓位经常有人钓鱼,因此这种地方饵料很多,鱼儿会养成到老钓位吃饵的习惯。
但是,如果在老钓位钓鱼的人很多,并且使用的饵料味型不同,那么就可能会导致水中各种味型的饵料混杂在一起,鱼儿反而不愿意吃。而且老钓位经常有人去,因此比较乱,大鱼警惕性高不容易进窝,钓到的鱼以小鱼为主。
因此,有时间又想钓大鱼的朋友们,我建议选老钓位不如去开发一个新钓位。新钓位开始的时候虽然鱼获差,但是,如果我们能正确的养窝,过一段时间鱼儿习惯到这里吃饵之后,你的收获一定不会少,而且可能会碰到大鱼。
那么在新钓位该怎么养窝呢?
开始养窝之前,我们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找到一个合适的新钓位。
有钓友说:我找新钓位就是为了养窝诱鱼,只要新钓位顺眼就行,还用花力气去找吗?
当然需要!
野外水域鱼的密度比较低,鱼儿的警惕性和高,很多地方鱼儿并不喜欢去。如果我们选择的钓位位置不好鱼儿不愿意去,那么我们怎么养也养不出一个好窝子。这就像挖红薯,你准备好了顶级的挖掘工具,却跑到玉米地里挖红薯,那么你的装备再怎么好也不可能挖到红薯。
因此,我们的钓位并不是随意选择,而是要选择哪种容易聚鱼,即使我们不去诱鱼平时也会有鱼聚集的位置打窝。
选择新钓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第一,安全
安全分为两方面,一是自己的人身安全,二是我们钓位的安全。
第一方面人身安全是最为重要的。现在野钓资源比较匮乏,因此容易找到的钓点基本都有人去过,想要开辟新钓点我们就要去一些人迹罕至的地方。这些地方很少有人去因此比较危险,我们在找这些钓点的时候最好几个人一起去,安全第一。
第二个方面钓位安全,主要是指我们找到的钓位要隐蔽很少有人去,避免我们打窝之后被别人截胡,那就很令人郁闷了。所以,我们找到的新钓点一定要很少人去,最好别人找不到只有你知道位置在哪。
第二,侦查钓位的地形
找到一处水域之后,先沿着岸边走一走,看一看什么地方有桦尖什么地方有水草等,如果能找到鱼道那就更好了。
确定了大体位置之后,我们要借助鱼竿测一测水底的地形。可以鱼竿绑上鱼线下面加上一块铅皮,通过不断地抛竿测一测水底是否平坦,水深是多少,有没有二道坎等等。
通过上面这些方法我们确定了新的钓位,接下来就是通过打窝来养窝了。养窝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窝料的选择和用量
养一个新鱼窝不是一两天能成功的,需要持续多天甚至几个星期,这期间我们要定时补窝,那么窝料的选择和用量就很重要了。
我们养窝主要是为了钓大鱼,并且持续的时间很长,那么我们就要选择雾化差、耐水泡的窝料。例如玉米粒、小麦粒、菜籽饼等都是可以的。
打窝的目的是为了让窝中始终有饵料可以持续诱鱼,但是窝料量又不能太多,防止鱼吃饱了我们钓的时候鱼不再开口。
第一次打窝的时候窝料用量要大一些,当然我们主要是休闲钓鱼也不用像一些视频中的大师那样一次倒入一麻袋玉米粒。商家出售的老坛玉米,第一次我们放入两包即可;第二天在相同的时间继续补窝,补窝量可以减半,放入一包即可;如果我们准备第四天钓,那么第三天开钓前可以放入半包玉米,第四天一早去钓即可。
如果准备长时间养窝,并且没有固定的垂钓时间,那么在第四天开始,每天放入大约四分之一包的发酵玉米即可。
第二,养窝之后的垂钓方法
一般我们在新钓位连续打窝三四天,在开始钓鱼之后不久就会有鱼咬钩,如果我们养窝之后没有鱼咬钩,可能是你选择钓位不好鱼不愿意来,或者垂钓水域鱼的数量很少,这个时候不要死守,最好更换地点重新养窝。
最后还有一点要注意,野钓时鱼的数量并不多,即使我们花费时间养窝,但是进窝的鱼数量也是有限的不能和黑坑相比,可能前两天鱼获很好,钓了两天之后再钓感觉鱼变少了。这是因为经常到这里吃饵的鱼被你钓走了,而鱼儿都有领地意识,远处的鱼知道这里是其它鱼的地盘短时间内不会过来。
这个时候别着急,先不要到这里钓鱼,但是要继续补窝。过几天远处的鱼看到这里没有其它鱼了,而食物很多,它们就会到你的钓位吃饵。这个时候再去钓就可以了。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ent/38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