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以内的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避雷指南)
推出前两期新能源汽车相关文章之后讨论还是比较热烈的,对于一些不得不买新能源汽车的朋友,我也可以给你们提供一些思路。
北方尽量选PHEV或者增程式
这两天我又去开着新能源汽车逛街了,还好零下三度的气温不算特别冷。但是呢,之前我和代驾小哥的交流中得知,非常可悲的是冬天连他的折叠小电动车都掉续航。电池天冷掉续航是个物理规则,不要妄想什么逃得过,只是说比例的多少问题而已。
大冬天的没必要和自己过不去,该开暖风就开暖风,有内燃机就是香。有内燃机的车型不必担心什么续航焦虑,电不够使还有内燃机加持。作为一个北方人,我认为只有冬季短途行车可以使用纯电,而且得有自己的充电桩。
这个冬天我已经在商业场站排队过不止一次,也被满员的商业充电站赶到几公里外的充电桩,甚至我还推过车。这种减肥方式十分不靠谱,电池续航低的时候,加速踏板踩到底都跑不过20KM/H,类似燃油车的变速箱机械跛行。当时试驾的这辆威马新能源车十分危险,在山区高速上动力不足,只能停在应急车道等待救援。我这种还算幸运的,论坛上的哥们更倒霉,尝鲜最早一批新能源车,结果没电了连双闪都打不开,因为第一批新能源车纯属赶工作品,什么稀奇古怪的故障都有可能碰上。
没必要选太贵的车
很多人总想买个几十万或者上百万的新能源车,但是我给你们来泼冷水了。
新能源车是一个非常内卷的行业。
摩尔定律听说过么?
英特尔创始人之一戈登·摩尔的经验之谈,其核心内容为: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今年发布的车可能明年电池就不一样了,现在换代时间按年计算还是好的,2015年-2016年那批新能源车主是真的悲催。前脚买车,没几个月新电池就推出了,续航里程更长,还比自己的车更便宜,你说气人不气人。
除了自认倒霉,你还能干什么?
不只是电池,电机乃至于毫米波雷达的探测能力都可能迅速升级。新能源车保值率差是不争的事实,没必要买特别贵的车型。除非你有强烈的商务需求,但是现在豪华品牌里面成熟可靠而且专用平台打造的商务车和大型车并不多。
月薪数万的大厂员工们,买35万以内的车子就行了,一般工薪阶层选10-15万的新能源车就足以使用。
OTA不能升级硬件
厂商总是告诉你OTA能升级,但是硬件怎么升级啊。
智能汽车其实就像一台手机或者电脑,假设汽车的芯片算力相当于苹果A11芯片,那么A15芯片的算力OTA能办得到么?将来实现L3或者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那么芯片能不能承担这么大数据量的计算反馈呢?
举个例子吧,2012年的i7压制视频要一下午,而同样的工作八代i7一小时就搞定了。这就是硬件的代差,面对同等数据量,老硬件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运算。
别到时候把范志毅的名台词给重复一遍就惨了,因为你在高速行驶。
车机就更好笑了,汽车的本地存储能力是有限的。程序是越写越大的,因为程序员需要打补丁debug,需要增加新功能,对了无广告的程序我现在没见过几个。我相信有的人已经体验过造车新势力的60秒广告,顺便一提流量费用谁来承担也是个问题。
这些能不能通过云计算和云存储来解决呢?答案是否定的,羊毛出自羊身上的道理你懂吧?企业的目的是盈利,云计算的高昂费用还是得车主兜着。上一个搞10年会员的老总现如今正在美国造车,他叫贾跃亭。
续航多少够用
对于纯电动汽车来说,NEDC400KM足以满足一般通勤需求, NEDC600KM完全可以支持大城市和卫星城之间的跨城通勤,顶多下雪天开个玻璃电加热挨冻。小城市的接孩子买菜一条龙,NEDC200KM就足够支持了。
对于插电混动来说,这就看您的取向是性能车还是省油了。
以比亚迪为例,110KM续航的大电池肯定是好,小城市用纯电模式都能上下班。但是性能取向的DM-p系统就是要看它的充放电和扭矩了。
品牌很重要
现在这年头是个公司就敢造车,很多公司我们这些汽车博主也是头回听说,还有的公司宣布造车以后连PPT都不做了。人家风头过了以后说,筹备组建中,然后就开始沉寂。反正招兵买马的动静不小,最后连油泥模型都没搞出来。
为什么说品牌重要,新能源车也需要保养服务,电池有的时候还得做电芯再平衡。厂家不动手,谁给你来做这个服务?路边修理店有几个维修工能做高压带电作业?
王晓麟先生的赛麟迈迈汽车9辆绝版还算不错的,有的厂家耗资千万仍没造出来车,还有的造车新势力老板已经跑路。造车新势力不能说没好的,反正很容易踩雷,因为造车新势力经验不足,出点故障很正常。你看零跑汽车当初用假临牌安排试驾,我们的一个同行就差点被砸了饭碗。
连我们汽车博主都逃不过被坑的命运,何况你们呢。
大厂的技术安全性会更强,比亚迪的刀片电池针刺试验,还有一些厂家的涉水实验。这都是小厂子可能省略的步骤,甚至他们不会和碰撞测试机构合作测试。
榛名总结:
新能源车是不是未来大趋势我不知道,我只知道很多厂家用的技术不成熟。能让你们少碰上点雷就是我的一点小贡献了,就这样吧。
我认为老总的一些思维是完全可以体现到他的产品身上,一个不为普通人考虑的老总是不会造出适合大多数消费者的产品,干脆说他是玩票的都行了。
有刚需可以用,但是没刚需还是让燃油车继续登场就行了,特别是寒区的朋友们。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auto/38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