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市场(中国汽车市场强力反弹)
结束连续3年负增长的中国汽车市场,终于转正,并且创出5年最高增速。
因宏观经济、市场需求和疫情因素,陷入阴霾中而沉寂许久的中国汽车市场,似乎迎来了曙光。
1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汽车销量最终定格在2627万辆,同比增速达3.8%,连续13年成为全球新车市场销量第一。
根据全国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1中国狭义乘用车全年批发销量为2109.8万辆,同比增长6.7%。
这也意味着,商用车拖了整体大盘的后腿。那么从销量数据角度来看,2021,中国汽车哪些数字值得关注?在很多数字背后,为何“新能源”三个字,功不可没?
中国品牌市占率升至44.43%
去年12月,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高达113.7万辆,同比增长10%,而整体增速仅为2%,当月中国品牌市占率为46.9%。
2021全年,在强势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汽车的助攻下,2021中国品牌乘用车(广义上含中方控股50%以上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44.43%,较2020年提升6个百分点。
从乘联会的数据不难看出,2021年有7家中国汽车品牌进入了中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TOP 15,5家进入前十,这在过去几乎不敢想象。
其中,吉利汽车、长安汽车更是挤进了前五(也是前五仅保持增长的两家整车公司),分列第三和第五。这五家公司有四家销量超过百万。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12月零售销量方面,吉利汽车(14.16万辆)更是以微弱优势,力压上汽大众(14.05万辆),排在第二位;长城汽车则以12.53万辆排在第四位。
虽然体量不大,但是造车新势力作为增量,为中国品牌贡献了不少力量。小鹏、蔚来、理想、哪吒销量纷纷逼近10万辆大关,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国势力。
相比之下,2021年大众汽车集团在“第二故乡”汽车销量下滑超过两位数,降幅达到14%,导致德系车市场份额出现松动下滑。
2021年,中国汽车涌现了星越L、坦克300、理想ONE、小鹏P7、领克09等多款高端产品,取得相当不错的成绩,在15万~40万元价格区间站稳了脚跟。这同样在过去不敢想象,既助长了中国品牌的信心,又打消了部分消费者唯洋品牌是从的心理。
所以说,2021,中国汽车品牌燃爆了!它们的2022,更让人期待。
新能源汽车销量352万辆
作为中国汽车2021年最大的亮点,在政策与市场双驱动之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均超过350万辆,352.1万辆的销量让新能源汽车的增速高达157.5%,市占率也达到13.4%,比2020年多8个百分点。
尤其引人注意的是,中汽协数据显示,去年12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首破50万辆,达到53万辆,增幅高达113.9%。乘联会数据显示,同期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达到50.5万辆,同比大增138.9%。
这部分是因由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退坡掀起了一波小高潮;另一方面,北京这种城市摇号结果公布,也让不少消费者抓紧时间购买新能源汽车。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预测,2022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可能会达到550万辆以上,此前其预期为480万辆,渗透率可能在25%左右;整体新能源汽车有望破600万辆,渗透率约22%。
不过,过于明显的政策导向对于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纯电动EV来说,还是温室里的花朵,没有摇号限行限购的保护,不知道能走多远。毕竟,像蔚来李斌之流的那种怀念汽油味的说法,也很难掩盖电动车的“煤”味儿和各种使用痛点、问题。
反倒是丰田章男的话更有担当和责任:“碳中和的敌人是二氧化碳,而不是内燃机,所以实现碳中和的方式就不止一个,所以丰田希望尽可能多的保留消费者的选择。”
2022,混合动力和插混极可能联手上演好戏,或许数字不重要,适合中国国情更重要。
中国汽车出口首破200万辆
从汽车进口大国,到汽车出口大国,2021年中国汽车突破了自我,较前一年翻倍,实现汽车出口201.5万辆。过去10年,中国汽车出口曾一度在100万辆徘徊,去年总算站上了新台阶。
这很大程度上与中国汽车产业链快速在疫情中恢复,有较大关系。从多家汽车上市公司数据来看,上汽集团、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出口均保持高速增长,海外销量超过10万辆。国产后的特斯拉也把中国作为出口基地,出口规模可观。
2021年,中国乘用车出口达161.4万辆,同比增幅达110%,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31万辆,同比增长3倍。诸如蔚来、爱驰等新势力均实现了对欧洲发达国家出口,领克等中国高端品牌也已经在欧洲建立桥头堡。似乎,在每个数字的背后,都有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身影。
不过,总体来看,对于出口,中国汽车品牌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尤其是欧洲和北美市场,我们的存在感依然太低。
所以,如何不断提升中国汽车技术与品质,加强我们汽车智能化的优势,深化海外汽车市场布局,提高我们的价值,是接下来中国汽车出口需要为之努力的。
文字为【汽车K线】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同时,文章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声明:本文由"麦兜"发布,不代表"知识分享"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s://www.wuxiaoyun.com/auto/32179.html